寶口鎮,位于寶溪河出口,取名寶溪口,簡稱寶口,寶溪河與西枝江在此,是惠東人的母親河西枝江的發源地。 這里不僅擁有著優質的水力發電資源、礦產資源、山地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旅游資源,還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走進寶口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淳樸的民風、蒼翠的大山。 寶口鎮正如其名,確有不少的“珍寶”,有“惠東紅”花崗巖、“仙人茶”、五云樓人文景觀等。 其中的“惠東紅”花崗巖石材頗具知名度,有高雅、富麗、豪華的裝飾效果,產品遠銷上海、福建、北京,出口到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仙人茶”(又名山子茶,已有1500多年歷史)暢銷深圳、汕尾及香港等地(無法人工種植,產量非常有限,貴為珍品)。據當地人說,“仙人茶”現已賣到每公斤8000元以上。 此外,就是佐坑村的人文景觀。村里保存有建于清朝時期的古建筑徐氏佑公祠、謝氏珍公祠、下角五云樓和五德樓等,不論從古建筑的設計、風格、裝飾、詩歌對聯等看,都別具特色,體現了當年寶口佐坑人民的經濟富足和精神風貌。 五云樓始建于光緒乙未年,距今有百余年歷史,是具有客家風格的磚木結構院落,占地約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整體分上三間、下三間、三天井、四銃柜、兩頭橫屋。 五云樓的裝飾獨具匠心,既顯豪華,又古香古色。大門、橫門的門框及門墩都是花崗石精雕而成,四邊外墻砌花崗巖石條五行和耐火磚,外墻上邊約80厘米寬,繪上精致的人物山水字畫,很有藝術欣賞價值。大廳分上廳下廳,地廳上廳鋪地磚,下廳鋪“紅毛泥”(水泥),墻砌花崗石條和火磚,有些用石灰刷墻,桁桷都刷有防潮防蛀的紅色桐油,棟梁雕刻八卦和栩栩如生的龍鳳圖案,描上金漆,顯得富麗堂皇。 大門上方懸掛著金漆填描 “五云樓”牌匾,兩邊書寫“五鳳翱翔日,云龍濟會時”對聯。正廳懸掛著官宦商賈及舉人進士等出身的族人和親朋贈送給下角徐姓祖母、誥授五品夫人的祝壽屏。廳內正梁、副梁和下廳梁分別寫有對聯。 五云樓除了蘊含濃郁的客家文化外,還具備攻防布局,其中院落的四面外墻有1米厚,外砌花崗巖石條和火磚,內砌泥磚,四個銃柜高達9米,有瞭望眼和銃眼,用于防御外敵入侵,除此之外,在環境布局上亦增加了三個天井,全是石條鋪成,用于排水排污功能。 建筑周圍山上古木參天,四季鳥語花香;門坪寬敞,石階別致,視野寬闊。樓的前后高峰拱照,左右水繞山環,生態環境優美,讓人心曠神怡。 據佐坑村徐氏后人徐榮祥介紹,五云樓由他爺爺徐勛榮創建,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徐勛榮生有五子,為玉興、玉茂、玉堅、玉龍、玉珊,即“五云樓”的名字來由,寓為“五子登科,平步青云”之意。 五云樓歷經百年,雖然顯得有些蒼老、殘破,但神韻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