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惠東旅游,去九龍峰似乎必不可少。九龍峰雖然海拔不算高,但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充滿了神秘色彩,延綿山脈中深藏著600年不滅的香火。尤其是流傳下來關于譚公的神話故事,以及龍峰祖廟正門那副“聲動虎蛇龜盡伏,功施風雨露無偏”的對聯,足見其受百姓尊崇的程度。 龍峰祖廟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應該算是惠東神廟中規模較大的建筑。這里有大小10余座廟亭。最初譚公與觀音同殿,所以九龍峰也是“佛道合一”的場所。九龍峰景區距離惠東縣城14公里,出城不遠,右手邊就可以看到有多條山脊宛如九龍蜿蜒,云霧縹緲,讓人神往。九龍峰也因這九條山脊似龍形而得名。 其實九龍峰的主峰海拔只有563米,但十分陡峻,挺拔如筆尖,又稱“尖筆峰”。山中古木參天,樹蔭蔽日,幽谷溪流,泉清水碧,卻是難得的探幽享靜的好地方。 龍峰祖廟右側有一口仙水井,山泉用石槽引到寺旁,泉水純凈甘甜,可直接飲用。旁邊聽著流淌而下的潺潺流水聲,仿佛能體驗到古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之感。流水聲滌蕩出這一刻難得的心境,仿佛只要靜靜的聽著,就能聽到一段來自久遠的歷史訴說。 最令人向往的,就是從龍峰祖廟而上的盤龍式的天梯。幽靜的山間石階,一級一級仰望不盡,延綿漫長,足有3000級。拾級而上的崎嶇之道,莊嚴神圣。舉目眺望,山巒一片青翠,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古往今來,游客到此觀光攬勝,祈福請愿,流連忘返。據聞這里是惠東縣香火最為旺盛的宗教圣地之一。 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的觀音廟,對面有座石戲臺,建于清順治二年(1645年),龍峰祖廟每4年舉行一次廟會,當地人稱“打醮”的地方就在這里。這項群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活動,約有四五百年歷史。據了解,今年,惠東將為九龍峰祖廟廟會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 九龍峰祖廟在這里守著一段山之歲月,無關乎繁華與落寞,無關乎短暫或悠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