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惠東,在青山綠水的懷抱里度過美好的夜晚,在熊熊的篝火旁和小伙伴們輕聲歌唱。 有人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有人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狀態,熬夜加班已是常態;有人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獨自在外面工作生活這么長時間……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和作息規律。團隊需要凝聚力,團隊需要磨合,來一場篝火晚會,無疑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一天晚上,我們在白盆珠水庫邊扎營,大家面對著這一片可以用“浩瀚”來形容的水庫庫面,吹著徐徐湖風,沉浸在美景中,懷著對未來十五天“在旅途中創作”的憧憬,興奮不已的同時也擔心不已。 夜風微涼,篝火生起來了,為了活躍氣氛,性格開朗的,有團隊意識的,只有硬著頭皮“獻丑”搞怪,挑逗,帶頭調動氣氛,又是RAP,又是游戲互動,喝酒唱歌、跳舞、窯番薯…… 篝火旁,我們可以放肆地笑,放肆地喊,放肆地喝倒彩,可是畢竟互不熟稔,氣氛中總有一股小小的尷尬。舞了一波之后,篝火邊靜坐,講故事、講笑話、說糗事,“小手段”層出不窮。最后,團隊終于又回歸到原來的不同“小山頭”,玩手機的,帶上耳機聽音樂,躲到車上睡覺的……也有部分從來沒有在戶外露營經歷的組員,開始擔憂蚊蟲叮咬、沒有空調等問題。 第一晚的篝火晚會,篝火不久就熄滅了。 大家期待的“工作就是玩,玩中帶著創作”,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悠閑。相反,所有人對接下來的高強度創作和攝制任務非常擔憂和倍感壓力。 山區天氣的變化無常、道路交通狀況的多變、拍攝計劃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時間節點把握不夠精確等等,這都需要我們團隊更加靈活、快速的應對。面對著臨時和突發的工作指派,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映都是茫然無措。而團隊的不熟絡,難免步調不一致。而每一個突發狀況,都足以拖垮整個團隊的創作進度和士氣。 為了讓大家趕緊熟絡起來,彼此熟悉,我們需要一個放棄自我感覺,融入新團體的理由。 我們的領隊,發布了一個“特別”指令:把玩當做第一個工作任務。因為只有我們玩開心了,才有最大可能創作出讓人滿意的作品,只有融入真實情感的作品,才是最能打動人的作品。 負責音樂創作的人,現場負責篝火晚會的音樂和游戲元素。 攝制組的人,負責把現場人員的特性發揮極致,玩就是核心。 后勤組的人,負責篝火和飲食工作。 每個人,不玩嗨就是沒有完成好這項工作任務。 擊鼓傳花,我們開始放開了,很快的,我們都意識到,我們是團隊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團隊做出遷就。每個人多表現點快樂的情緒,整個團隊就能更快地快樂起來。 擊鼓傳花,剪刀石頭布,兒時的游戲讓我漸漸找到了共鳴,輸的往往都是樂感不強的家伙,唱歌還是比較難受的,他唱的難受,我們聽的更難受。但是何必在意這點小細節呢。我們還是盡可能“陷害”那幾個五音不全的家伙,心里偷著樂,臉上笑開懷。 一個會心的微笑,隔火舉杯,相互欣然最好的表達就是干一杯。 手拉手圍著篝火跳起臨時起意的舞蹈,我們都是舞美。 大家共同推舉出來高歌一曲的人,竟然不是音樂創作人,兒時年紀稍大的“凱子叔叔”。無他,他唱的歌對我們來說都是新歌,有韻味。有三十年前的港臺老歌,有民國調《舞女淚》,連《茉莉花》都被他唱出了我們沒有聽過的“邪魅”,別有“風味”! 不知道哪個小子,偷偷在篝火里撒了一把鹽,頓時火星四射,立馬將篝火晚會推向了高潮。有人提議,我們為了此次活動專門創作的、尚未完工的主題曲大家一起唱一遍,率先體驗一番,驗證一下。 山風海水林在珠,一季秋風一季蔬 遠處云霧拂過目,兩個月亮掛在樹 云過雨落風在呼,海藍潭紅綠在珠 一個背包一本書,走進惠東不想出 …… 主創人員在領唱,所有人跟著唱。可惜,連領唱都被那幾個五音不全的家伙帶偏了,集體跑調,調侃聲、歡笑聲不斷。 最后,我們一致要求,五音不全的可以張嘴不能出聲,等我們學會了,他們才加入。他們也沒有半點不好意思或感覺被排擠。我們開始變得默契起來,不是排擠了誰,而是我們學會了遷就和融合,組員之間的關系愈加緊密起來。 篝火點燃了快樂,快樂就是最大的創作力。 快樂,快樂就是團隊最好的潤滑劑,我們知道,接下的無論多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將快樂完成,沒有意外。 山風海水林在珠,一季秋風一季蔬 遠處云霧拂過目,兩個月亮掛在樹 云過雨落風在呼,海藍潭紅綠在珠 一個背包一本書,走進惠東不想出 …… 說給讀者的話(很重要) 1、篝火晚會場地應選擇空曠、無危險易燃易爆物的地點,遠離電力、通訊電纜和麥草垛、樹木、路燈及房屋等; 2、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火源,不向火中投放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源濺射燙傷人員; 3、提前準備好鐵鍬、水桶或者滅火器等消防器材,滅火的時候需要先澆上水,踩滅所有的火星,之后繼續澆上更多水。盡量多這樣做幾次,以徹底弄滅火苗。要確保所有的火苗與火星都已經弄滅變冷才可以離開; 4、不要忘記打掃場地,保持環境衛生。 扎營、篝火很快樂,防火安全不能忘。 |